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兼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

被引:5
作者
马静 [1 ]
柴彦威 [2 ]
塔娜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转型; 空间重构; 社会分异; 流动人口; 新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巨大的政治、经济转型,其中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成功转型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针对中国城市转型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基于UCRN核心成员的转型研究,并综合参考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进行初步的透视与解读,并对UCRN的集成之作《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进行简要评介。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单位:解读中国城市转型的钥匙[J]. 柴彦威,张纯.国际城市规划. 2009(05)
[2]   中国城市单位大院的空间性及其变化:北京京棉二厂的案例 [J].
张艳 ;
柴彦威 ;
周千钧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 (05) :20-27
[3]   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残留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J].
张纯 ;
柴彦威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 (05) :15-19
[4]  
中国城市单位居民的迁居:生命历程方法的解读[J]. 柴彦威,陈零极.国际城市规划. 2009(05)
[5]   户口、迁移与居住分异——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 [J].
黄友琴 ;
易成栋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06) :36-40+46
[6]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 [J].
张京祥 ;
吴缚龙 ;
马润潮 .
城市规划, 2008, (06) :55-60
[7]   超越渐进主义:中国的城市革命与崛起的城市 [J].
吴缚龙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18-22
[8]   单位制度变迁: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 [J].
柴彦威 ;
陈零极 ;
张纯 .
世界地理研究, 2007, (04) :60-69
[9]   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 [J].
吴缚龙 .
城市规划, 2006, (08) :19-23+30
[10]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地方政府企业化 [J].
殷洁 ;
张京祥 ;
罗小龙 .
城市问题, 2006, (04)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