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被引:14
作者
王磊
高苗苗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旅游消费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旅游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愈显重要。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基于2016年中国银联的刷卡消费数据研究,可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消费联系的空间特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武汉、长沙和南昌三个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旅游消费联系最为紧密,与九江、上饶、荆州、株洲等城市共同构成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消费网络的核心区。第二,相比于前人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旅游网络密度有所提高,旅游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而且基本形成了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三个子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省际边界效应;但同时部分城市的第二大消费流流入其他省份城市中,表现出突破行政区划的趋势。第三,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可分为8个凝聚子群,子群划分与行政区划和地区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同一省份内子群联系更为紧密,但整体而言凝聚子群密度值普遍偏小,子群之间联系较为薄弱,旅游一体化程度仍有待提升。最后提出尝试从省际毗邻区域入手,加强省际交通和文化联系,打破行政壁垒;增强武汉、长沙与南昌的旅游联系,由点到轴,由轴及面,增强城市群之间的旅游交流与合作,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一体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84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群旅游流空间格局及演化研究.[D].刘大均.华中师范大学.2016, 02
[2]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其机理.[D].祝丹.湘潭大学.2015, 06
[3]  
整体网分析.[M].刘军.格致出版社.2014,
[4]  
Destination Networks.[J].Noel Scott;Chris Cooper.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 1
[5]   基于消费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体系研究 [J].
王磊 ;
杨文毅 ;
张伊娜 .
城市发展研究, 2019, (01) :101-109
[6]   东北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发展模式 [J].
史庆斌 ;
谢永顺 ;
韩增林 ;
刘天宝 ;
刘桂春 ;
杜鹏 .
经济地理, 2018, 38 (11) :211-219
[7]   创新资源协同空间联系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吕海萍 ;
池仁勇 ;
化祥雨 .
地理科学, 2017, 37 (11) :1649-1658
[8]   高铁时代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重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
方大春 ;
孙明月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50-56
[9]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J].
汤放华 ;
汤慧 ;
孙倩 ;
汤迪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57-1366
[10]   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汪德根 ;
陈田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2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