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空间特征与演化研究

被引:15
作者
赵静 [1 ]
闫小培 [2 ]
朱莹 [1 ]
机构
[1] 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非正规住房; 城中村; 空间特征; 演化; 深圳;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12.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基于住房普查和建筑普查资料,对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空间特征与演化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并形成若干集聚区,且表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化,非正规住房规模比重从城市中心到边缘呈先增长后降低的发展态势。2影响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空间结构的主因子包括规模因子、住房构成因子、增长因子、建筑特征因子和使用状态因子,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可以划分为边缘增长型、空间集聚型、相对稳定型和中心转化型等4种类型。3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发展演化过程包括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不同阶段的非正规住房具有差异化的演化背景与空间结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802 / 18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快速城市化下城中村非正规性的形成机制与治理 [J].
林雄斌 ;
马学广 ;
李贵才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162-168
[2]   国内外非正规住房发展的比较研究 [J].
仝德 ;
李文钢 ;
李贵才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3) :72-77
[3]   外来人口、临时居所与城中村改造——来自上海的调查报告 [J].
汪明峰 ;
林小玲 ;
宁越敏 .
城市规划, 2012, 36 (07) :73-80
[4]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湖北村”为例 [J].
李志刚 ;
刘晔 ;
陈宏胜 .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910-1920
[5]   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及原因——以深圳特区为例 [J].
仝德 ;
冯长春 ;
邓金杰 .
地理研究, 2011, 30 (03) :437-446
[6]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J].
罗仁朝 ;
王德 .
城市规划, 2009, (02) :31-37
[7]   规划“塑造未来”的三大任务——2008非洲规划大会(Planning Africa 2008)的启示 [J].
李振宇 ;
邓丰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6) :46-50
[8]   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 [J].
薛德升 ;
黄耿志 .
地理研究, 2008, (06) :1390-1398+1484
[9]   构建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基于厦门市实证分析的讨论 [J].
周凌 ;
赵民 .
城市规划, 2008, (09) :28-37
[10]   中国大城市农村移民居住问题的国际研究进展 [J].
刘玉亭 ;
何深静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4)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