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知识体系社会建构的认知鸿沟——基于本土中层管理者DPH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22
作者
高静美
陈甫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组织变革; 社会建构; DPH模型; 中层管理者;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02.009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组织变革管理的DPH理论模型,以本土中层管理者为调查样本,针对某些成熟量表进行了设计、提炼和改造,实证检验了变革管理领域理论界和实业界针对具有一般性特质的"元"问题可能存在的认知鸿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目前实业界人士对更贴近于突发式变革的微调变革和增量变革两种计划式模式更为青睐,因而如何将"组织惯例"、"习惯做法"等"稳定要素"作为变革的一部分并将其导向战略方向是理论界和实业界面临的共同课题;文章证明了在变革管理领域,理论界和实业界所存在的具体认知差异可能有哪些,并以台湾地区的逢甲大学为例,提出了跨越这种差异的新思路;本文研究得出的一个有益的结论是,在变革管理过程中,高层管理者不再是企业战略问题的唯一主体,中层管理者"战略性贡献"的发挥是变革成功与否的另一重要维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4+188 +18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 [J].
高良谋 ;
高静美 .
管理世界, 2011, (01) :145-167
[2]   从管理哲学看我国管理学的反思与接轨 [J].
刘芳 ;
吴欢伟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11) :111-116
[3]  
组织变革:20世纪90年代的理论与研究综述[J]. Achilles A.Armenakis,Arthur G.Bedeian,陈福军,吴晓巍.管理世界. 2010(10)
[4]   转型背景下企业有效应对组织复杂性的机理研究 [J].
吕鸿江 ;
刘洪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6) :77-89
[5]   建立面向利益相关者的企业集团财务组织——基于某外资大型超市集团财务组织变革的案例分析 [J].
胡贵毅 ;
任崇明 ;
王漫天 .
会计研究, 2008, (04) :54-61
[6]   利益均衡:和谐社会建构的基本途径 [J].
王晓玲 ;
谢金林 .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05) :192-196
[7]   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死亡率分析——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 [J].
蔡宁 ;
王发明 .
统计研究, 2006, (04) :39-44
[9]   从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互动的角度看企业的组织变革 [J].
林志扬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2) :77-82
[10]  
企业变革比较研究[D]. 陈又星.西南财经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