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驱动了地方政府赤字?——来自陕西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8
作者
王治国 [1 ,2 ]
张攀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3]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赤字;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5.04.007
中图分类号
F812.7 [地方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为识别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影响因素,采用中国陕西省53县(区)2006—2009年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政治、经济、环境和地理四类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领导人年龄、经济增长率、碳排放量与财政赤字显著正相关,人均收入与财政赤字显著负相关,财政赤字与县到省会的距离和人均收入的乘积呈现正向关系。研究局限于中国陕西省的区县政府,能否适用全国范围的省级政府有待进一步检验。实践价值在于启示政府在控制地方财政赤字中需推进地方政府官员的年轻化及公务员队伍建设,转变以"投资驱动"为主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现有的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地方财政信息的披露与透明等。作为较早对政府赤字规模驱动因素开展系统检验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有助于从多维视角全面理解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1+156 +1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童光荣, 2008
[12]  
Political alternation and the fiscal deficits[J] . Cecilia Rumi.Economics Letters . 2008 (2)
[13]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 . Hongbin Li,Li-An Zhou.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4 (9)
[14]  
Strong politicians, small deficits: evidence from Norwegian local governments[J] . Lars-Erik Borge.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2)
[15]  
Cost efficiency of Belgian local governm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DH, DEA, and econometric approaches[J] . Bruno De Borger,Kristiaan Kersten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1996 (2)
[16]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South China: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ao Era. LYONS P,NEE V. 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 1994
[17]   实际有效汇率、财政赤字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唐东波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7) :3-17
[18]   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 [J].
张军 ;
高远 .
经济研究, 2007, (11) :91-103
[19]   财政赤字、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刘伟 ;
胡兵 ;
李传昭 .
管理世界, 2007, (04) :32-39
[20]   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理论诠释与中国的实证分析 [J].
洪源 ;
罗宏斌 .
财经研究, 2007, (04) :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