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水地表盖度视角下中美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以“京津冀”与“波士华”为例

被引:15
作者
曹诗颂 [1 ,2 ]
胡德勇 [1 ,2 ]
赵文吉 [1 ,2 ]
陈姗姗 [1 ,2 ]
程庆文 [3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关键词
不透水地表盖度; 城市群; 空间结构对比; 景观格局; “三生”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99.712 [];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将城市不透水地表盖度产品应用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了"京津冀"与"波士华"城市群近40年(1972-2011年)亚像元级不透水地表专题信息,构建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比分析数据集;并引入引力模型和景观格局理论,利用引力指数、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结构参数等,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从城市群与城市两个尺度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快速增长,而"波士华"城市群较为稳定;(2)"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经历了城市孤立发展阶段、双核心城市群阶段、城市群组阶段以及城市群网络化阶段,"波士华"城市群空间结构较为稳定,空间结构呈现出"点—轴"带状分布;(3)中国城市不透水地表盖度"高—高"聚集区呈现出典型团块状"摊大饼"形态,而美国城市呈现出一种"多中心集聚、分散成组"的态势;(4)"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生产与生活用地不透水地表面积占比均高于"波士华"城市群。最后,基于两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对比结果,从空间布局优化角度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17 / 103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中国城市群可发展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方创琳, 2010
[12]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陈修颖著, 2005
[13]  
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朱英明著, 2004
[1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gacity expansions in China and the U.S.: Patterns, rates and driving forces[J] . Wenhui Kuang,Wenfeng Chi,Dengsheng Lu,Yinyin Dou.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14
[15]  
Remote sensing of impervious surfaces in the urban areas: Requirements, methods, and trends[J] . Qihao Weng.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2011
[16]  
International urban systems and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 some calculations[J] . Hidenobu Matsumoto.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 2004 (4)
[17]  
Trade Flow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1987 to 1996[J] . Simeon Djankov,Caroline Freund.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2002 (1)
[18]  
The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Europe[J] . Ekistics . 1991 (350/)
[19]   城市群空间发展演化态势研究——以福厦城市群为例 [J].
官卫华 ;
姚士谋 .
现代城市研究, 2003, (02) :82-86
[20]   试论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 [J].
年福华 ;
姚士谋 ;
陈振光 .
地理科学, 2002, (05) :56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