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维度中的个人信息权属模式考察——以利益属性分析切入

被引:55
作者
杨惟钦
机构
[1] 云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隐私权; 信息自决; 人格利益; 财产利益; 人格权;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6.04.008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本文试图从价值内涵的角度来分析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个人信息是与特定主体相联系,能将其从群体中加以区分并识别出来的信息,各国分别通过不同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规制。个人信息反映的是主体的人格特征,在价值维度中,其不仅具有精神性人格利益内涵,又同时具有财产利益内涵,但人格权属性是个人信息的本质属性,财产利益属性是个人信息之人格要素这一伦理价值随商业化利用的外化,因此,应将个人信息于民法框架内确定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并通过个人信息单行立法,实现个人信息权利主体的权益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信息论视角下个人信息的价值——兼对隐私权保护模式的检讨 [J].
谢远扬 .
清华法学, 2015, 9 (03) :94-110
[2]  
个人信息公法保护历程述评——以美国信息隐私权、德国信息自决权为中心.[J].张娟;.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3, 01
[4]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5]   界定法律意义上的信息 [J].
齐爱民 .
社会科学家, 2009, (03) :6-10
[6]   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J].
刘德良 .
法学研究, 2007, (03) :80-91
[7]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康德法治论解读 [J].
陈金全 .
法学家, 2005, (03) :47-54
[9]  
构建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N].吕耀怀;.光明日报.2000, 2517
[10]  
个人信息权的界定及其民法保护.[D].张涛.吉林大学.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