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聚类评价——基于2000—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40
作者
高鹏
刘燕妮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评价;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2.03.005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评价维度及22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将加权总因子转换为可持续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对我国31个省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出四个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华东主要省份农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较好,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发展绩效次之,东北、西南部分省份排名第三,西北部分省份发展绩效较差。四类农业可持续发展层次的差异产生于农业系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协同耦合的差异。本文从四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J].
王晖 ;
陈丽 ;
陈垦 ;
薛漫清 ;
梁庆 .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7, (05) :583-589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J].
张丽 ;
刘越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4) :31-36
[3]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J].
崔和瑞 ;
赵黎明 ;
薛庆林 ;
不详 .
系统辩证学学报 , 2005, (01) :60-65
[4]   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宗晓杰 .
农场经济管理, 2004, (06) :30-31
[5]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宏观分析 [J].
于伯华 ;
吕昌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5) :70-74
[6]   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J].
王晓红 ;
郭翔宇 ;
申玉军 ;
冷玉冰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 (01) :119-122
[7]   生态占用测度问题研究 [J].
宋旭光 .
统计研究, 2003, (02) :44-47
[8]   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J].
赵莹雪 .
经济地理, 2002, (05) :534-538+543
[9]   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能力评价 [J].
山世英 .
农业技术经济, 2002, (04) :47-50
[10]   区域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J].
王松林 ;
郝晋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5)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