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与非国有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1
作者
王琴英
机构
[1]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有工业经济; 非国有工业经济; 增长质量; 区域效应;
D O I
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0.06.02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包含东、中、西部区域效应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型。比较显示,国有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非国有经济的增长则主要来自资本和劳动两要素投入的增加。同时,区域因素对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的产出规模和投入要素的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史晋川 ;
赵自芳 .
统计研究, 2007, (06) :42-47
[2]   非国有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经验研究 [J].
刘海英 ;
张纯洪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02) :34-39
[3]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 [J].
王争 ;
郑京海 ;
史晋川 .
经济研究, 2006, (11) :48-59+71
[4]   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金玉国 .
财经科学, 2001, (02) :24-28
[5]   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 [J].
刘伟 ;
李绍荣 .
经济研究, 2001, (01) :3-9+93
[6]  
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叶飞文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