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

被引:208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非国有化; 均衡增长; 要素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改革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于国有制比重下降而非国有制比重上升。这一特征体现在我国经济增长上 ,即非国有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 ,包括在GDP中所占比重和在年增长率中所做贡献 ;这一特征体现在增长的均衡性上 ,即非国有经济受市场约束更强 ,因而对行政性干预所导致的高涨和紧缩具有相当大的淡化作用 ;这一特征反映到要素效率 ,即非国有制比重的提高提升了全社会劳动和资本的效率 ,尤其是提高资本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93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国有经济投资减缓实证分析——通货紧缩微观形成机制 [J].
高莉 .
改革, 2000, (06) :58-65
[2]   非国有经济增幅连年回落实证分析(下) [J].
夏小林 .
改革, 1999, (05) :87-96
[3]   非国有经济增幅连年回落实证分析(上) [J].
夏小林 .
改革, 1999, (04) :77-84
[4]  
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刘伟著, 2000
[5]  
产权通论[M]. 北京出版社 , 刘伟, 1998
[6]  
动态宏观经济理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托马斯J.萨金特(ThomasJ.Sargent)著, 1997
[7]  
中国统计年鉴 .2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