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空间视域

被引:1
作者
张志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全球化; 空间视域;
D O I
10.16524/j.45-1002.2013.09.014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球的传播、落地、发展不仅是历时性和与时俱进的线性时间过程,更是一个共时性的、空间拓展的全球化过程。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构建须在资本逻辑承继领土逻辑的时间节点上凸显,更须在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共同作用的空间视域中展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自身发展、补充辅助性假设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获得历史地位,也因此在这个业已"历史终结""平的"世界获得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话语。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 [J].
任平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4) :5-11
[2]   马克思全球化思想初探 [J].
王金磊 ;
李松玉 .
学术论坛, 2002, (05) :28-3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