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与差异: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

被引:27
作者
任平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中国化; 大众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内涵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即如何科学理解因时代、空间、受众的差异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出场形态的深刻变化。出场不同于在场;"出场与差异"是马克思主义出场学永恒的主题。由此,我们既要反对把当年马克思思想文本当作超越历史、永恒在场的教条的僵化理解,更要反对"后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时代差异看作是异质性的根本断裂,科学阐明"当年马克思"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在资本全球化造就的"中心-边缘"世界两极结构中,既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更要基于本土立场,反思中国问题、创新本土理论;在主体读者选择和阐释话语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叙事既要有真正的哲学方式,更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出场形态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列宁全集.[M].列 宁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8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