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被引:36
作者
郭然
原毅军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集聚; 环境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STIRPAT随机模型,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基于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两个方面检验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产生倒"U"形影响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未达到"门槛值"之前,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一旦集聚水平超过"门槛值",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正外部性才能够显现。此外,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关联效应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倒"U"形曲线"门槛值"位置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绝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形曲线的左侧,制造业集聚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而发挥环境正外部性。本文进一步将全国样本分为东部、中部、西部省份,检验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地区及行业异质性。其中,相比于中西部省份,东部省份制造业集聚表现出更为显著加剧环境污染的作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东部省份表现出对环境污染更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在中、西部省份抑制作用更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Trans-boundary pollution transmission and regional agglomeration effects [J].
Hosoe, Moriki ;
Naito, Tohru .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6, 85 (01) :99-119
[12]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 [J].
Humphrey, J ;
Schmitz, H .
REGIONAL STUDIES, 2002, 36 (09) :1017-1027
[13]   Urban air quality in larger conurb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J].
de Leeuw, FAAM ;
Moussiopoulos, N ;
Sahm, P ;
Bartonova, A .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001, 16 (04) :399-414
[14]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J] . Bruce E. Hansen.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1999 (2)
[15]  
The role of common law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Comment[J] . Reimund Schwarze.Public Choice . 1996 (1)
[16]  
Rethink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J] . Human Ecology Review . 1994 (2)
[17]   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 [J].
王恕立 ;
胡宗彪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15-27
[18]   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 [J].
陈国亮 ;
陈建军 .
管理世界, 2012, (04) :82-100
[19]   中国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CKC重组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J].
何小钢 ;
张耀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26-35
[20]   服务型制造中的价值链体系构造及运行机制研究 [J].
程东全 ;
顾锋 ;
耿勇 .
管理世界, 2011, (12) :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