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去杠杆

被引:66
作者
林爱杰 [1 ]
梁琦 [1 ]
傅国华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中小企业; 杠杆率; 债务期限结构; 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406.7 [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0202 ; 120202 ;
摘要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整体债务水平和宏观杠杆水平快速上升。非金融企业是中国债务的大头,中国高杠杆率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而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的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杠杆率较低,存在突出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债务风险高、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双重困境,但鲜有研究对如何破解这种双重困境进行探讨。数字金融发展为破解这种双重困境提供了可行方案。采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数据测量中国各省的数字金融发展程度,以2012年至2016年中国各省工业和2位数代码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总杠杆率、短期杠杆率、长期杠杆率和债务期限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和不同研发投入强度的企业之间的异质性。最后,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内生性检验,以加强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总杠杆率和短期杠杆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长期杠杆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债务期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数字金融发展没有抬高反而降低了企业杠杆率,优化了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基于企业融资约束视角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非中部省份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相比,数字金融发展对降低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中部省份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杠杆率的作用更明显,表明这4类企业更依赖于数字金融。研究结果提供了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债务风险的正面证据,丰富了数字金融的经济后果研究,识别了影响企业杠杆率的新因素,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2]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3]   何以驱动企业债务融资降成本——基于数字金融的效用识别、异质性特征与机制检验 [J].
阮坚 ;
申么 ;
范忠宝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0, 35 (01) :32-44
[4]   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李春涛 ;
闫续文 ;
宋敏 ;
杨威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1) :81-98
[5]   金融科技发展能否驱动企业去杠杆? [J].
张斌彬 ;
何德旭 ;
张晓燕 .
经济问题, 2020, (01) :1-10+69
[6]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7]   金融中介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J].
潘敏 ;
袁歌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6) :117-135
[8]   金融结构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 [J].
谭小芬 ;
李源 ;
王可心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2) :23-41
[9]   信息披露的作用——来自拍拍贷的经验证据 [J].
曾鹏志 ;
李家琳 ;
吕本富 .
管理科学, 2019, 32 (01) :143-160
[10]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J].
傅秋子 ;
黄益平 .
金融研究, 2018, (11) :6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