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被引:3
作者
余吉祥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总量GDP、非农GDP及第三产业GDP的增长均显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但是,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这种促进作用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总量GDP和非农GDP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弹性系数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第二产业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但未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第三产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力量,且中西部地区的这种促进能力更强。因此,要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必须提升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J].
郝坤安 ;
张高旗 .
人口与经济, 2006, (06) :36-40
[3]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实证研究 [J].
张江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0) :100-110
[4]   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 [J].
常进雄 .
财经研究, 2005, (05) :29-39
[5]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J].
蔡昉 ;
都阳 ;
高文书 .
经济研究, 2004, (09) :18-25+47
[6]   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杨云彦 ;
徐映梅 ;
向书坚 .
经济研究, 2003, (08) :70-75+93
[7]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J].
李红松 .
财经研究, 2003, (04) :23-27+66
[8]   解读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J].
张本波 .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10) :49-53
[9]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 [J].
龚玉泉 ;
袁志刚 .
经济学动态, 2002, (10) :35-39
[10]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 [J].
张车伟 ;
蔡昉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5)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