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家庭农场“非粮化”研究——以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为个案

被引:38
作者
张茜 [1 ]
屈鑫涛 [1 ]
魏晨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
[2]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家庭农场; “非粮化”;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4.03.013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问题。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不但能够解决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然而通过对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家庭农场呈现出显著的"非粮化"倾向,原因主要在于粮食经营投入高、收益低。因此本文在对该地家庭农场"弃粮从经"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引导家庭农场转向经营粮食作物的若干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247 +2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中国农民变迁论[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孙达人著, 1996
[12]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网 .2 .
[13]   我国粮食安全的政府责任 [J].
庞增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3 (06) :46-50
[15]   粮食危机与粮食安全问题理论综述 [J].
杨培雷 ;
吴琼 .
时代经贸, 2008, (S1) :164-166
[16]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结构演化及发展趋势 [J].
邓大才 .
中州学刊, 2008, (04) :25-28
[17]   粮食安全的三层内涵 [J].
翟虎渠 .
瞭望新闻周刊, 2004, (13) :60-60
[18]   豫西南环境变迁与土壤发生的研究 [J].
吴克宁,米清海,李伶俐,袁彩凤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4, (01)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