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评价

被引:8
作者
靳诚
黄震方
徐菁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旅游景区布局; 适宜性评价; 可达性;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论文从影响因素出发,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评价体系,从城镇依托度、交通优势度、社会支撑度和现有景区影响度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依托度呈现出以市级城市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机场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社会支撑分值总体上呈现出以太湖为核心的圈层结构;现有景区影响度数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并零星分布在长江南岸,总体上呈现内低外高的格局。高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两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两岸地区,另一个是杭州湾两岸地区。低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地区,特别是西南和南部边缘地区,以及舟山群岛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96 / 12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可达性技术的农业旅游布局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靳诚 ;
范黎丽 ;
陆玉麒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9) :1506-1518
[2]   基于路网结构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以南京市区为例 [J].
靳诚 ;
陆玉麒 ;
张莉 ;
徐菁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246-258
[3]   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J].
朱竑 ;
陈晓亮 .
地理科学, 2008, (05) :607-615
[4]   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 [J].
朱杰 ;
管卫华 ;
蒋志欣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23-1033
[5]   南京市旅游景区景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研究 [J].
许志晖 ;
戴学军 ;
庄大昌 ;
林岚 ;
丁登山 .
地理研究, 2007, (01) :132-140
[6]   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 [J].
卞显红 .
经济地理, 2007, (01) :157-160
[7]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张莉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6, (12) :1235-1246
[8]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65-1074
[9]   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关联维数分形研究——以南京市景区(点)系统为例 [J].
戴学军 ;
丁登山 .
资源科学, 2006, (01) :180-185
[10]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