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如何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20
作者
宋旭光
杜军红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劳动扩展型技术; 劳动收入份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分析了智能制造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基于嵌套的CES生产函数来构建含有智能制造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框架,刻画智能制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通过构造智能制造指标体系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智能制造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的替代弹性决定了智能制造-劳动扩展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方向。根据"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发现智能制造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的替代弹性为互补关系,使得智能制造-劳动扩展型技术最终偏向于智能制造,从而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此外,智能制造发展提高了平均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但要素之间的互补关系使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资本与智能制造产生超额需求,提高了资本和智能制造所得,限制了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因此,应完善收入保障机制,如降低劳动所得税收,通过收入再分配提高劳动者的福利保障,同时也要加强对劳动技能的培训,使得与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匹配,进而增加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J].
王媛媛 ;
张华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9) :3-23
[2]   工业机器人投入、劳动力供给与劳动生产率 [J].
宋旭光 ;
左马华青 .
改革, 2019, (09) :45-54
[3]   人工智能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J].
郭凯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7) :60-77+202
[4]   工业智能化如何重塑劳动力就业结构 [J].
孙早 ;
侯玉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5) :61-79
[5]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决定机制分析——市场竞争和制度质量的双重视角 [J].
文雁兵 ;
陆雪琴 .
经济研究, 2018, 53 (09) :83-98
[6]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J].
周济 .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 (17) :2273-2284
[7]   工业4.0和智能制造 [J].
张曙 .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4, 43 (08) :1-5
[8]   技术偏向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再考察 [J].
陈宇峰 ;
贵斌威 ;
陈启清 .
经济研究, 2013, 48 (06) :113-126
[9]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 [J].
陈晓玲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1) :93-118
[10]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与经验研究 [J].
魏下海 ;
董志强 ;
赵秋运 .
南开经济研究, 2012, (02) :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