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治理中的互动关系

被引:112
作者
杨嵘均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村民自治; 乡土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实践表明,作为乡村治理正式制度的村民自治制度的运作并不是非常顺畅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偏离了制度文本的"应然"模式而走向非正式制度层面上的运作。客观地说,正式制度无法消弭乡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运行空间,必须要以非正式制度作为前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将正式制度嵌入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使之深度融合、落地生根,从而建立起在正式制度框架与约束范围内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动态开放治理体系,实现对村庄的民主治理、自主治理与合作治理。这一研究,对于将田野研究而得出的"碎片化"的乡村治理经验理论化以及理解隐藏于乡村社会内部的非正式制度治理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民众记忆与村落民俗传统传承 [J].
穆昭阳 .
民俗研究, 2012, (06) :107-111
[2]   论政治运行中的人伦关系与道德基础 [J].
桑玉成 ;
孙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3) :5-11
[3]   论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的制度生态及其优化 [J].
王春福 .
学术交流, 2011, (08) :26-30
[4]   把基层的空间还给基层 [J].
杨雪冬 .
人民论坛, 2010, (24) :4-5
[7]   乡(镇)村关系视阈中“村务公开”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J].
杨嵘均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5) :108-111
[8]  
倾听底层.[M].郭于华;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  
制度与组织.[M].(美) 斯科特;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  
村治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