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记忆与村落民俗传统传承

被引:16
作者
穆昭阳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记忆; 传承; 生活文化; 村落空间;
D O I
10.13370/j.cnki.fs.2012.06.006
中图分类号
K892 [中国风俗习惯];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传统上,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村落"这一中国民众生活的基本单元。作为固定人群长期聚居、繁衍的空间,同时也是共同生产、生活的空间,村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村落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广泛的民众基础之上的传承性文化,是最具有民间气息和民众情感的民俗文化。生活在村落里的个体集聚起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民众群体,并使得村落民俗文化随着代际更替而绵延传承下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倾听底层.[M].郭于华;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共同体与社会.[M].(德) 滕尼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M].王文章; 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5]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衣俊卿著;.人民出版社.2005,
[6]  
事件、记忆、叙述.[M].孙江; 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7]  
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M].钱理群著;.中华书局.2004,
[8]  
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M].郑振满;陈春声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9]  
论集体记忆.[M].(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著;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  
社会记忆与人的历史.[N].郭于华;.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