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186
作者
阳文锐
机构
[1]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景观生态;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驱动力;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以来,北京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期,城市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TM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RS解译建立了2003、2007和2011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数据,利用Fragstats对景观格局特征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别从全市域和六环内城市化典型地区两个尺度研究了北京市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社会经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因素,分析了北京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去近10年,市域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建设用地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比例由15.0%上升至18.0%,相反耕地面积比例由21.3%下降至18.8%。林地一直是市域的优势景观类型,比例维持在51%以上。而六环内城市化典型地区的景观变化更加明显,建设用地比例增加近10%,是六环地区的优势景观类型,耕地比例相应减少10%。建设用地的增长主要以耕地占用为主。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表明,大尺度和小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市域大尺度建设用地斑块破碎化程度高,景观蔓延度、聚合度下降,景观多样性增加;而小尺度六环内的建设用地斑块破碎化趋势降低,景观蔓延度和聚合度上升,但景观多样性下降迅速。大小两个尺度的景观空间形态均表现出复杂性增加的趋势。通过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人口规模的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化是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357 / 43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2003—2011年夏季北京城市热景观变化特征 [J].
阳文锐 ;
李锋 ;
何永 .
生态学报, 2014, 34 (15) :4390-4399
[2]   北京城区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肖瑶 ;
王艳慧 ;
尹川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 36 (07) :29-32
[3]  
老工业搬迁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以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区为例[J]. 王美玲,邴龙飞,郗凤明,吴瑞,耿涌.应用生态学报. 2013(07)
[4]   青岛市1990-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邢容容 ;
刘乐军 ;
马安青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3) :220-225+325
[5]  
呼和浩特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J]. 郭伟,孙文惠,赵仁鑫,赵文静,付瑞英,张君.环境科学. 2013(04)
[6]   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J].
陈利顶 ;
孙然好 ;
刘海莲 .
生态学报, 2013, 33 (04) :1042-1050
[7]   中国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 [J].
齐杨 ;
邬建国 ;
李建龙 ;
于洋 ;
彭福利 ;
孙聪 .
生态学报, 2013, 33 (01) :275-285
[8]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 [J].
吴健生 ;
王政 ;
张理卿 ;
宋静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2) :1739-1746
[9]   城市景观破碎化格局与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北京城区为例 [J].
仇江啸 ;
王效科 ;
逯非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12, 32 (09) :2659-2669
[10]   唐山市域1993—2009年热场变化 [J].
贾宝全 ;
邱尔发 ;
蔡春菊 .
生态学报, 2011, 31 (20) :6215-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