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血瘀证与活血化瘀中药研究中的探索应用

被引:18
作者
刘玥 [1 ,2 ]
殷惠军 [1 ,2 ]
陈可冀 [1 ,2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
[2]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血小板蛋白质组; 活血化瘀; 血瘀证; 冠心病; 中医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7 [血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或能改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方法,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国际性关注点.不断发展成熟的血小板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深入开展高质量的血小板病生理特征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血瘀证实质与活血化瘀中药的科学化研究一直是传统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临床治疗中医血瘀证的主要药物——活血化瘀中药不少具有抗血小板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作用,但缺乏明确的作用靶点.冠心病、血瘀证及血小板功能状态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采用血小板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冠心病血瘀证活化血小板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及分析其功能不仅对阐明活血化瘀抗血小板中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此类新药开发及临床评价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本研究对近年来血小板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中药研究中的探索应用进行评述.
引用
收藏
页码:619 / 6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临床医学本来就是整体 [J].
陈可冀 ;
刘玥 .
医学与哲学(A), 2013, (03) :12-13
[2]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J].
陆洁 ;
刘静 ;
申秀萍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 28 (05) :243-247
[3]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J]. 付长庚,高铸烨,王培利,王承龙,徐浩,史大卓,陈可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9)
[4]  
中医需要接受科学洗礼[J]. 王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8)
[5]  
蛋白质组学是中医病机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J]. 周红光,陈海彬,周学平,王明艳,吴勉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7)
[6]  
血小板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J]. 杨义玲,刘文君.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03)
[7]  
病证结合治疗观与临床实践[J]. 陈可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8)
[8]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telet Gelsolin and Blood-Stasis Syndrom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刘玥,殷惠军,陈可冀.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1(08)
[9]   凝溶胶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J].
刘玥 ;
蒋跃绒 ;
殷惠军 ;
陈可冀 .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1, 11 (01) :50-53
[10]  
Clinical importance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resistance[J]. Gergely Feher,Andrea Feher,Gabriella Pusch,Katalin Koltai,Antal Tibold,Beata Gasztonyi,Elod Papp,Laszlo Szapary,Gabor Kesmarky,Kalman Toth.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