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

被引:29
作者
杨智峰 [1 ,2 ]
汪伟 [2 ]
吴化斌 [3 ]
机构
[1]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3]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业结构; 升级;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6.11.004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基于非均衡增长的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问题。在厘清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部门的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拟合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经验事实,并对模型经济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1)从供给侧角度考察,轻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的相对变化是中国工业产出结构变化的动因;而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2)重工业技术进步对轻工业产出具有溢出效应。(3)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相对高于轻工业时,投资率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消费份额逐步下降,同时重工业产品消费份额保持稳定和略有增长,从而使得重工业产出份额呈上升趋势。其政策含义为:政府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应将更多的政策支持、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重点配置于重工业,尤其是配置于基础性或高科技行业,而非是轻工业,推动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从而有力地推动工业结构和制造业的双重升级;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对使用本国重工业产品进行投资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抵免、退税补贴等政策予以鼓励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杨智峰 ;
陈霜华 ;
汪伟 .
财经研究, 2014, 40 (09) :38-49+61
[2]   中国工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1985-2010 [J].
戴魁早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4, 33 (02) :296-304
[3]   中国工业结构变迁的驱动因素:1985-2010 [J].
戴魁早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6) :1-14+122
[4]   非一致性偏好、内生偏好结构与经济结构变迁 [J].
李尚骜 ;
龚六堂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35-47
[5]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
[6]   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1981~2008 [J].
杨智峰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3) :26-32
[7]   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本存量初步测算 [J].
王益煊 ;
吴优 .
统计研究, 2003, (05) :40-45
[8]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9]  
Engel versus Baumol: Accounting for structural change using two centuries of U.S. data[J] .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 2008 (2)
[10]  
Structural change, Engel’s consumption cycles and Kaldor’s facts of economic growth[J] . Reto Foellmi,Josef Zweimüller.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