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

被引:8
作者
李兴正
林爱文
杨倩
嵇莹
邱丽娟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供需平衡;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0.021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分别对中国2012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就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南部各省多处于盈余状态,而北部、西部各省多处于赤字状态;从水资源生态足迹、GDP和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相互关系来看,各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合理,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越高。为有效地分析这些差异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从大区域尺度对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宏观认识和分析,本文又将模型数据通过行政区划图展示,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期待有利于中国从整体上考虑水资源的宏观调度和分配,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008 / 50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耕地生态足迹的重庆市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研究 [J].
施开放 ;
刁承泰 ;
孙秀锋 ;
左太安 .
生态学报, 2013, 33 (06) :1872-1880
[2]   云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J].
常龙芳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 (05) :106-110
[3]   四川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 [J].
王文国 ;
何明雄 ;
潘科 ;
祝其丽 ;
周芸 ;
樊毅 ;
胡启春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9) :1555-1565
[4]   河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J].
卢艳 ;
于鲁冀 ;
王燕鹏 ;
王振波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01) :182-186
[5]   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J].
孙成慧 ;
薛龙义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0 (05) :56-61
[6]   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 [J].
邱微 ;
樊庆锌 ;
赵庆良 ;
袁一星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 (06) :1000-1003
[7]   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项进展 [J].
齐晔 ;
蔡琴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4) :110-116
[8]   福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J].
卞羽 ;
洪伟 ;
陈燕 ;
吴承祯 ;
范海兰 ;
李键 ;
陈灿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0, 30 (01) :1-5
[9]   基于熵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J].
赵军凯 ;
李九发 ;
戴志军 ;
闫虹 ;
赵秉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1) :1944-1951
[10]   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J].
谭秀娟 ;
郑钦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59-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