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谷强 [1 ]
张津 [2 ]
机构
[1]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 亚低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及亚低温(MHT)治疗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S-100β蛋白的变化。方法将7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以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MHT治疗,对照组(34例)只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结果两组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1 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 d、7 d、14 d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含量,对神经细胞形成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179 / 11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 [J].
吕燕华 ;
曹亦宾 ;
郭红梅 ;
庄严 ;
王海英 ;
王素洁 ;
刘静华 .
中国急救医学, 2014, 34 (07) :613-617
[2]   急性脑梗死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 [J].
李博 ;
罗晓光 .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03) :25-26
[3]   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时间窗与治疗后心功能、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J].
孙瑜 ;
崔振双 ;
依桂燕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11) :839-840+842
[4]   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的变化及黄芪甲苷的影响 [J].
李聪聪 ;
陈春富 ;
王爱武 ;
冯亚波 ;
程红霞 ;
张汶汶 ;
辛玮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 (06) :846-850
[6]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J].
方浩威 ;
黄晓芸 ;
梅志忠 ;
黄益洪 ;
陈建军 .
当代医学, 2013, 19 (09) :3-4
[7]   局部亚低温对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J].
梁成 ;
晏红 ;
李建雄 ;
金晶 ;
刘志艳 ;
瞿学栋 ;
石正洪 .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32) :83-85
[8]   乌司他丁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血清NSE、MMP-9及S100B的影响观察 [J].
李秀臣 .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30) :536-537
[9]   血浆CRP、NSE和S-100B检测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 [J].
顾国龙 ;
吴波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11) :1383-1384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NSE、GST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朱亚梅 .
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16) :73-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