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工资上涨会影响国际竞争力吗?——基于信息熵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8
作者
张峰 [1 ,2 ]
机构
[1]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2] 山东省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制造业; 能源消费; 工资上涨; 竞争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7 [工业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制造2025"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制造业,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笔者从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因素的视角,利用信息熵分析了1997—2012年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特点,并在探析制造业工资上涨趋势的基础上,选取显性对比优度指数分析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时序水平,然后构建VAR模型检验了制造业能源消费、工资上涨及其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协整性,分析了广义脉冲响应及预测方差分解,对变量间的均衡关系和动态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逐步提高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控制煤炭等高污染能源消费有助于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时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可发挥正向作用,但后期各项调整举措必须循序渐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制造业能源替代的区域差异 [J].
王腊芳 ;
刘丽洁 ;
肖明智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27-133
[2]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 [J].
陈关聚 .
中国软科学, 2014, (01) :180-192
[3]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 [J].
周丽 ;
范德成 ;
刘青 .
经济纵横, 2013, (11) :50-52
[4]   工资增长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1980-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程承坪 ;
张旭 ;
程莉 .
中国软科学, 2012, (04) :60-67
[5]   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J].
王燕武 ;
李文溥 ;
李晓静 .
统计研究, 2011, 28 (10) :60-67
[6]   中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产业竞争力层次观点的实证分析 [J].
陈立敏 ;
王璇 ;
饶思源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6) :57-66
[7]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J].
都阳 ;
曲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5) :25-35
[8]   基于信息熵的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J].
耿海青 ;
谷树忠 ;
国冬梅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257-262
[9]  
计量经济学.[M].赵卫亚; 彭寿康; 朱晋; 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0]  
高等计量经济学.[M].李子奈;叶阿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