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策性因素的独立董事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吴晓晖 [1 ]
陈闯 [2 ]
姜彦福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面板数据; 绩效;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7.11.013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以面板数据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非政策性的独立董事形成影响因素。本文实证结果及政策涵义可以归结如下:独立董事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比例较低,在控股权发生变更时显著增加,说明了实现全流通除了有利于国有股减持外,也有利于市场接管机制作用的发挥;股权结构与独立董事比例关系的实证结果,显示在完成改制上市之后,下一步改革方向应当是降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同时增加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绩效变动是股东采取行动的一个因素,但股票价格波动对股东行动的影响很小,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对一般投资者的关注还不充分;企业规模的扩大、销售收入的增长和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也是独立董事比例增加的因素,间接反映了独立董事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外部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独立董事更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杜胜利 ;
张杰 .
中国软科学, 2005, (07) :128-136
[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J].
白重恩 ;
刘俏 ;
陆洲 ;
宋敏 ;
张俊喜 .
经济研究, 2005, (02) :81-91
[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吴淑琨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1) :80-87
[4]   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J].
陈小悦 ;
徐晓东 .
经济研究, 2001, (11) :3-11+94
[5]   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 [J].
陈晓 ;
江东 .
经济研究, 2000, (08) :28-35+80
[6]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 [J].
孙永祥 ;
黄祖辉 .
经济研究, 1999, (12) :23-30+39
[7]   A theory of friendly boards [J].
Adams, Renee B. ;
Ferreira, Daniel .
JOURNAL OF FINANCE, 2007, 62 (01) :217-250
[8]  
Determinants of Board Size and Composition: A Theory of Corporate Boards[J] . Charu G. Raheja.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 2005 (2)
[9]  
The Composition of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Strategic Control: Effects on Corporate Strategy[J] . Barry Baysinger,Robert E. Hoskiss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 199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