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看比较优势战略的适宜性

被引:9
作者
欧阳山尧
易先忠
生延超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比较优势战略; 大国经济特征;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2.08.010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经济增长遵循着从"劳动投入驱动"向"资本投入驱动"再向"技术知识驱动"转变的规律,超大规模的国家不可能跨越其中任何阶段。在数量型经济增长阶段,如果大国以总体要素的比较优势介入国际分工,比较优势战略会呈现有限适宜性。而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的阶段,无论是该理论的内部逻辑一致性还是该理论与现实经验的一致性,都显示出欠适宜性,并且大国经济特征强化了这种欠适宜性。在推进大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国经济特征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金砖四国”崛起的大国效应[N].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组,欧阳峣.光明日报. 2010 (010)
[12]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平, 2007
[13]  
WTO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王允贵著, 2002
[14]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李永军 .
管理世界, 2003, (07) :21-28+66
[15]   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 [J].
蔡昉 ;
王德文 ;
王美艳 .
管理世界, 2003, (02) :58-63+70
[16]   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 [J].
胡汉昌 ;
郭熙保 .
江汉论坛, 2002, (09) :25-30
[17]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 [J].
王佃凯 .
经济评论, 2002, (02) :28-31
[18]   贸易条件恶化与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 [J].
徐建斌 ;
尹翔硕 .
世界经济, 2002, (01) :31-36
[19]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269-300
[20]   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1, (10)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