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传递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9
作者
安树伟
常瑞祥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省际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传递; 传递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省际传递现象,不同时期带动经济增长的省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省际经济增长传递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均衡带动阶段(1978-1985年),第二个阶段为东部地区持续带动阶段(1986-2000年),第三个阶段为以东部地区带动为主向以中西部地区带动为主的过渡阶段(2001-2005年),第四个阶段为以中西部地区省份带动为主阶段(2006-)。政府作用、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经济集聚与扩散是形成省际经济增长传递机制的四个关键要素,它们分别影响省际经济增长传递的过程,又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经济增长传递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城市集聚、外部性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 余运江.华东师范大学. 2015
[12]  
培育中国经济新战略区域[N]. 安树伟.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 (004)
[13]  
利用区域接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N]. 覃成林.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 (B03)
[14]  
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性区域研究[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侯永志, 2015
[15]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吴敬琏, 2015
[16]  
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M]. 中信出版社 , 刘世锦, 2014
[1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大事典[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栾贵勤, 2011
[18]  
国家竞争优势[M]. 中信出版社 , (美) 波特, 2011
[19]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世界银行, 2009
[20]  
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安虎森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