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函数、规模报酬和经济增长模式——R&D模型对中国的实证检验

被引:5
作者
张延
王智强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R&D模型; 知识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 经济增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R&D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沿的部分,它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R&D模型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归结于知识生产函数中两种投入要素——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并且把经济的长期增长模式区分成三种类型:稳定性均衡、非稳定性均衡和半稳定性均衡。文章首次对知识生产函数进行实证检验,以此来判断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2004-2006年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稳定性均衡的类型,新知识的生产对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经济会在某个增长率稳定下来,劳动力和资本存量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比例和储蓄率的上升,在长期内都不会改变这个稳定的增长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跨国公司在沪R&D投资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 [J].
姚微 .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7) :67-68
[2]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8, (08) :51-64
[3]   R&D风险、创新环境与软件最优专利期限研究 [J].
董雪兵 ;
王争 .
经济研究, 2007, (09) :112-120
[4]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J].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7, (03) :33-44
[5]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6, (11) :60-71
[6]   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J].
安同良 ;
施浩 ;
Ludovico Alcorta .
经济研究, 2006, (02) :21-30+56
[7]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8]   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福利——兼论发展中国家的引资战略 [J].
朱东平 .
经济研究, 2004, (01) :93-101
[9]  
Toward A Theory of Inventive Activity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J] . Karl Shel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6 (1/2)
[10]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2 Shell K,Shell K. MIT Press .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