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 70 年来的反贫困实践:历程、经验和启示

被引:6
作者
邢中先 [1 ]
张平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东理工大学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反贫困; 经验;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摆脱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新中国70年来的反贫困实践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个发展阶段,在以经济增长为前进动力、以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的策略、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三个方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经验。省思历史中国反贫困实践存在精神贫困问题突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与贫困问题的长期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张力以及解决"三农"问题与精准扶贫之间"缺位"的现实挑战。立足新时代反贫困实践的历史方位,必须要始终强化精神扶贫作用,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和构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联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层次结构与历史变迁 [J].
赵定东 ;
方琼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3) :1-10+158
[2]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两大主题:创新与共同富裕 [J].
李民圣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 (01) :99-105
[3]   精神贫困: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缺失与重塑 [J].
柳礼泉 ;
杨葵 .
湖湘论坛, 2019, 32 (01) :106-113
[5]   2020年后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新形势、新挑战、新战略、新模式 [J].
王立剑 ;
代秀亮 .
社会政策研究, 2018, (04) :3-14
[6]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发展与实现路径 [J].
韩文龙 ;
祝顺莲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 (05) :31-37
[7]   马克思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探索与发展 [J].
汪连杰 .
上海经济研究, 2018, (09) :15-21+34
[8]   2020年后中国减贫的新战略 [J].
魏后凯 .
中州学刊, 2018, (09) :36-42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脱贫的历史进展与发展趋向 [J].
李海金 ;
贺青梅 .
中共党史研究, 2018, (08) :5-17
[10]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当代启示 [J].
杜利娜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 (08) :31-4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