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省市区域创新效率及空间效应

被引:7
作者
韩兆洲
马佳羽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区域创新效率; 经济增长; 空间效应;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16.02.010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2005-2013年"一带一路"1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第一阶段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各省、市、自治区每年的创新效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创新效率加入生产函数模型考察创新效率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市的创新效率较高;空间滞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较优且空间回归系数皆大于零,表明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其中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说明某一区域创新效率的变化会随时间潜在地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展示"路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创新为驱动力,着力提高沿路地区创新实力,对带动全国,甚至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时间演变与地区分布特征 [J].
高晓光 .
产经评论, 2015, 6 (05) :30-41
[2]   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对五大类23个分行业的效率分析 [J].
党国英 ;
秦开强 .
产经评论, 2015, 6 (02) :15-27
[3]   我国地区产业多样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 [J].
祝树金 ;
于晓路 ;
钟腾龙 .
产经评论, 2014, 5 (06) :52-62
[4]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樊纲 ;
王小鲁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4-16
[5]   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分析:1994-2008 [J].
王珏 ;
宋文飞 ;
韩先锋 .
产经评论, 2010, (05) :62-68
[6]   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婧 ;
谭清美 ;
白俊红 .
管理世界, 2010, (07) :43-55+65
[7]   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 [J].
白俊红 ;
江可申 ;
李婧 .
管理世界, 2009, (10) :51-61
[8]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9]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空间面板分析 [J].
王火根 ;
沈利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2) :98-107+149
[10]   Testing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s with spatial error correlation [J].
Baltagi, BH ;
Song, SH ;
Koh, W .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3, 117 (01) :12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