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被引:62
作者
林李月 [1 ]
朱宇 [1 ]
梁鹏飞 [2 ]
肖宝玉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住房状况; 空间格局; 六普数据;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住房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住房拥有率、租住房率、住房面积指数、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住房质量指数和住房费用指数6个指标考察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和系统聚类法揭示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属性特征、空间分布与集聚类型。研究发现,与城镇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较差。从空间分布看,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集聚现象,而且有明显的集聚中心。研究结果还表明,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可划分为较好、中等、中等偏下、较差4级类型区,在全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除个别类型外具有团块聚合的结构特征。在考虑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应分类解决不同类型区域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87 / 89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大都市新移民的住房模式与影响机制 [J].
李志刚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189-200
[2]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乡缘社区”:特征、机制与空间性——以广州“湖北村”为例 [J].
李志刚 ;
刘晔 ;
陈宏胜 .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910-1920
[3]   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J].
张翼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2) :14-26+111
[4]   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 [J].
朱宇 ;
林李月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264-271
[5]   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5)的分析 [J].
刘望保 ;
闫小培 ;
曹小曙 .
地理学报, 2010, 65 (08) :949-960
[6]   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J].
宋伟轩 ;
吴启焰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685-694
[7]   户口、迁移与居住分异——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 [J].
黄友琴 ;
易成栋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06) :36-40+46
[8]   资本主导与社会主导——“珠三角”农民工居住状况分析 [J].
任焰 ;
梁宏 .
人口研究, 2009, 33 (02) :92-101
[10]   城市住房价值结构化:人口迁移的一种筛选机制 [J].
李斌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4) :53-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