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要素的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响应测度及影响机制

被引:41
作者
麻学锋
刘玉林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响应强度; GIS; 张家界;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8.08.01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 ;
摘要
在分析城镇化对旅游业成长响应与机理基础上,从人口、产业和就业3个要素入手,重构"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构建响应测度模型,将旅游城镇化响应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张家界19892015年统计数据,剖析旅游城镇化的总体特征、阶段性特征以及空间特征,并从静态和动态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自张家界建市以来,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并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2张家界两个市辖区的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有所差异,总的来说两者的响应强度都处于增长态势,但武陵源的响应强度大于永定区,而永定区的增长速度快于武陵源区。3从静态看,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交通通达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以及区域投资强度;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交通通达度与城镇化响应系数呈现正相关;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呈现负相关。4从动态看,各因素对旅游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排序为:旅游产业集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人均年末通车里程>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引用
收藏
页码:1346 / 13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山东省旅游城镇化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与类型研究 [J].
王新越 ;
刘二恋 ;
候娟娟 .
地理科学, 2017, 37 (07) :1087-1094
[2]   旅游产业生成周期与城镇化发展及就业吸纳分析——以张家界为例 [J].
麻学锋 ;
崔盼盼 .
经济地理, 2017, 37 (05) :199-207
[4]   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效应评价——以张家界为例 [J].
唐鸿 ;
刘雨婧 ;
麻学锋 .
经济地理, 2017, 37 (02) :216-223
[5]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效应及其空间差异 [J].
张广海 ;
赵韦舒 .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196-204
[6]   产城融合视角下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恩施州为例 [J].
张英 ;
杨奕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37 (08) :125-129
[7]   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研究 [J].
昌晶亮 ;
余洪 .
经济地理, 2016, 36 (06) :204-208+141
[8]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研究 [J].
王凯 ;
易静 ;
肖燕 ;
席建超 .
人文地理, 2016, 31 (02) :120-127
[9]   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J].
陆大道 ;
陈明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79-185
[10]   西南地区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梁坤 ;
杜靖川 ;
吕宛青 .
经济管理, 2014, 36 (12) :1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