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被引:313
作者
陆大道
陈明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规划编制; 背景; 认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核心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本文着重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阐述了对这个规划产生背景的初步认识。城镇化发展水平应当与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增就业岗位、城镇实际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以及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保持一致。中国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付出的环境污染代价巨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自然资源的支撑力面临严重的困难。城镇化是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性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人文经济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在城镇化研究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面向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现实需求,还非常需要对这一重大领域进行深入的跟踪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姚士谋 ;
张平宇 ;
余成 ;
李广宇 ;
王成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41-647
[2]   中国北方地区用水进入低增长和微增长阶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J].
陆大道 ;
贾绍凤 ;
白永平 .
地理研究, 2014, 33 (02) :203-213
[3]   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897-901
[4]   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 [J].
仇保兴 .
行政管理改革, 2012, (11) :11-18
[5]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刘慧 .
地理学报, 2010, 65 (12) :1443-1453
[6]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7]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 [J].
陆大道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4) :47-52
[8]   从战略规划到行动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 [J].
吴良镛 ;
武廷海 .
城市规划, 2003, (12)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