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异质性、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娟
黄志忠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机会主义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4.09.010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1 [企业体制];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现有主流实证研究大多将盈余管理同质性地假设为机会主义,而忽视了盈余管理的信息传递功能,由此引起高管薪酬"有效契约观"和"盈余管理观"之间的争论。本文基于Healy&Wahlen(1999)的盈余管理异质性观点,在区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后,发现市场对高管通过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获取高额薪酬的行为具有内在抑制机制。这种抑制效果在制衡高管权力的董事会规模较大、董事会召开会议次数较多和大股东存在时较强;而在高管持股比例较高和两职合一的情况下较弱。盈余管理异质性的引入为化解有关理论争议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我国公司高管薪酬体系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治理决策 [J].
方军雄 .
管理世界, 2012, (11) :144-155
[2]   高管薪酬:激励还是自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会计研究, 2010, (11) :40-48+96
[3]   市场化改革、企业业绩与国有企业经理薪酬 [J].
辛清泉 ;
谭伟强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68-81
[4]   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 [J].
吕长江 ;
赵宇恒 .
管理世界, 2008, (11) :99-109+188
[5]   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王克敏 ;
王志超 .
管理世界, 2007, (07) :111-119
[6]  
Discretionary accounting choices and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accruals with respect to future cash flows[J] . Brad A. Badertscher,Daniel W. Collins,Thomas Z. Ly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2011 (1-2)
[7]  
CEO incentiv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 . Daniel Bergstresser,Thomas Philipp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5 (3)
[8]  
Twenty-five year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search … and counting[J] . Diane K Denis.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2 (3)
[9]  
The pricing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J] . K.R. Subramanyam.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1996 (1)
[10]   ANNUAL BONUS SCHEME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EARNINGS [J].
HOLTHAUSEN, RW ;
LARCKER, DF ;
SLOAN, RG .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1995, 19 (01) :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