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近况

被引:13
作者
刘黎蓝
李观荣
机构
[1]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缺血性脑中风; 益气活血法; 补阵还五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缺血性脑中风的根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益气化淤则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根本大法。补阳还五汤作为益气活血法的代表药方,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主要是通过以下六个方面达到治疗的目的。(1)改善脑循环和能量代谢。(2)改变血液流变性。(3)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4)降低脑缺血性损伤后的损害作用。(5)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6)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大秦艽汤、镇肝熄风汤及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曹平 ;
蒋红玉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5) :16-17+20
[2]   论益气化瘀法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 [J].
刘轲 .
山西中医, 2003, (06) :1-3
[3]   试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 [J].
包祖晓 ;
赵国平 .
中医药研究, 2001, (05) :4-6
[4]   补阳还五汤对沙土鼠脑缺血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 [J].
刘志龙 ;
宋含平 ;
邓常青 ;
韩绍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1, (01) :36-37
[5]   中医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发病诱因的初步调查 [J].
庾慧 ;
邹旭 .
中国中医急症, 2000, (05) :217-218+186
[6]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张红宇 ;
高菊珍 ;
张晓华 .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3) :10-11
[7]   中风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脑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研究 [J].
梁伟雄 ;
温泽淮 ;
赖世隆 ;
莫传伟 ;
黄培新 ;
刘茂才 ;
王奇 .
新中医, 1999, (07) :42-43
[8]   2003例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J].
范吉平 ;
吴燕 ;
孙塑伦 ;
任占利 ;
王永炎 ;
薛玉荣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1) :62-64
[9]   补阳还五汤拆方对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皮层梗塞面积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J].
莫孙炼 ;
郑有顺 ;
不详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1997, (01) :2-4
[10]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 [J].
李泓,郑有顺,李先浩 .
中成药, 1996, (03)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