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增长驱动还是政策陷阱——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

被引:323
作者
刘瑞明
赵仁杰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增长; 政策陷阱; 双重差分; 倾向得分匹配;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06.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施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项区域发展战略。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对于其本身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对其他区域发展战略产生借鉴作用。本文首次采用1994—2012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西部大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发现,西部大开发并未有效推动西部地区GDP及其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政策陷阱",在既有体制激励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过度集中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却忽视了体制改革和软环境建设,造成人力资本挤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等不良后果,导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未来西部大开发政策完善的重点在于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主动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的依赖度,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邵传林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4 (08) :26-33
[2]   西部大开发、区域趋同与经济政策选择 [J].
周端明 ;
朱芸羲 ;
王春婷 .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5) :30-36
[3]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评估及政策建议 [J].
魏后凯 ;
赵勇 .
开发研究, 2014, (01) :1-7
[4]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评价及未来取向 [J].
肖育才 .
财经科学, 2012, (03) :85-92
[5]   西部大开发有助于缩小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吗——基于双倍差分法的经验研究 [J].
毛其淋 .
财经科学, 2011, (09) :94-103
[6]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效应评价——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 [J].
李国平 ;
彭思奇 ;
曾先峰 ;
杨洋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4) :1-10+124
[8]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阶段性评价与改进对策 [J].
淦未宇 ;
徐细雄 ;
易娟 .
经济地理, 2011, 31 (01) :40-46
[9]   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 [J].
洪兴建 .
经济研究, 2010, 45 (12) :82-96
[10]   晋升激励与经济发展 [J].
刘瑞明 ;
白永秀 .
南方经济, 2010, (01) :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