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营利性

被引:48
作者
史际春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暨法学院
关键词
营利性; 资本; 私人资本; 国有资本; 非营利组织;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3.03.001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企业营利性的标志是投资者暨股东依法得获取资本的收益。知微见著,这一法律概念与资本有着内在关系,也可为国有资本的正当性提供一个旁注。国有资本的价值就在于将资本的利润用于社会目的,为社会福利和公共善治提供物质基础;它只与私人大资本争利,而不与"民"争利。厘清营利性概念的另一重大实践价值,则是以举办者或出资者、股东能否取利为标准,原则上可由某社会事业的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或营利性经营方式、以及选择是否采取公司组织形式,并允许非营利组织以赢利方式从事章程设定的活动,以使其可持续发展,改善经营和治理,推动慈善、教科文卫体、传播、环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175 +17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我国《反垄断法》之于垄断行业适用范围问题研究 [J].
孟雁北 .
法学家, 2012, (06) :44-57+175
[2]   美国非营利组织运作和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民政部赴美国代表团学习考察报告 [J].
王劲颖 ;
沈东亮 ;
屈涛 ;
刘忠祥 .
社团管理研究, 2011, (03) :19-25
[3]   未来30年社会建设是中心 [J].
竹立家 .
人民论坛, 2010, (36) :18-20
[4]   公共交通管理与政府管制——以铁路客运为视角 [J].
赵忠龙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11) :171-174
[5]   竞争政策:经验与文本的交织进化 [J].
史际春 ;
赵忠龙 .
法学研究, 2010, 32 (05) :104-112
[6]   论财政法是经济法的“龙头法” [J].
史际春 ;
宋槿篱 .
中国法学, 2010, (03) :172-177
[7]   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 [J].
李荣融 .
求是, 2008, (16) :27-30
[8]   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 [J].
史际春 ;
肖竹 ;
冯辉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9-51
[9]   论经济责任制对国企改革价值的再发现 [J].
史际春 ;
邓峰 .
政法论坛, 1999, (01) :12-19
[10]  
国有企业公司问题研究[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余菁等,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