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权的宪法释义与审查框架——兼与杜强强、王锴、秦小建教授商榷

被引:58
作者
张翔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通信秘密; 基本权利限制; 宪法漏洞; 基本权利竞合; 法律保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法院调取通话记录""交警查手机"等实践争议引导下,学者们借助基本权利限制的"保护范围—限制—限制的合宪性论证"的审查框架,推进了通信权的宪法释义。但将通话记录排除出通信权的保护范围,并不能有效解决实践难题,且因为过早窄化保护范围而会影响基本权利的保护效果。诉诸隐私权或者个人信息权的方案亦难以成立。应认识到《宪法》第40条存在因制宪者预见不足而产生的宪法漏洞。如果将"检查通信"理解为"示例性规定",则《宪法》第40条容有对通信权限制的其他可能性。在"通信内容"和"非内容的通信信息"分层构造下,可以建立起既能回应生活事实和实践争议,又能落实宪法严格保护目标的教义学体系和审查框架。基本权利个论的研究,有助于反思基本权利保护范围的"宽界定"或"窄界定",以及法律保留体系的普适性等基本权利总论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论宪法漏洞的填补 [J].
柳建龙 .
政治与法律, 2020, (11) :62-76
[2]   论民事诉讼中的法官调查取证权 [J].
袁中华 .
中国法学, 2020, (05) :184-201
[3]   基本权利保护范围的界定 [J].
王锴 .
法学研究, 2020, 42 (05) :105-121
[4]   调取查阅通话(讯)记录中的基本权利保护 [J].
王锴 .
政治与法律, 2020, (08) :107-119
[5]   民法人格权规范的宪法意涵 [J].
张翔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 (04) :119-132
[6]   新通信时代公民通信权的实践争议与宪法回应 [J].
秦小建 .
政治与法律, 2020, (07) :85-97
[7]   请求权基础思维及其对手 [J].
吴香香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0, 57 (02) :90-106+159
[8]   法院调取通话记录不属于宪法上的通信检查 [J].
杜强强 .
法学, 2019, (12) :78-87
[9]   个人信息收集:告知同意原则适用的限制 [J].
张新宝 .
比较法研究, 2019, (06) :1-20
[10]   德国宪法上宗教自由保护范围的扩张与反思 [J].
田伟 .
法学评论, 2019, 37 (05) :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