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及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61
作者
张俊峰 [1 ,2 ]
张安录 [1 ,2 ]
董捷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因素分解; 武汉城市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土地低碳利用对减少土地利用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估算了武汉城市圈1996~201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分析了城市圈1996~201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利用LMDI模型对影响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1)1996~2010年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由1996年的952.82万t上升到2010年的4 550.35万t,年均增长11.82%,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2)武汉城市圈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碳排放强度最大,耕地最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排放强度及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3)城市圈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时空差异,时间上表现为碳排放增长速度和幅度的差异,空间上表现为各城市单元碳排放量的差异;(4)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规模增加对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正效应,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优化存在负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95 / 6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J].
张梅 ;
赖力 ;
黄贤金 ;
揣小伟 ;
谈俊忠 .
资源科学, 2013, 35 (04) :792-799
[2]   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赵先超 ;
朱翔 ;
周跃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3) :941-949
[3]   南京大学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进展 [J].
赵荣钦 ;
陈志刚 ;
黄贤金 ;
钟太洋 ;
揣小伟 ;
赖力 ;
张墨逸 .
地理科学, 2012, 32 (12) :1473-1480
[4]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芜湖市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郑欣 ;
程久苗 ;
郑硕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3) :259-262+268
[5]   安徽省会经济圈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 [J].
孙贤斌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3) :394-401
[6]   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J].
田云 ;
李波 ;
张俊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5) :88-92
[7]   中国城市碳排放核算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J].
王海鲲 ;
张荣荣 ;
毕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6) :1029-1038
[8]   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研究 [J].
苏雅丽 ;
张艳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1) :152-156
[9]   广东省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 [J].
匡耀求 ;
欧阳婷萍 ;
邹毅 ;
刘宇 ;
李超 ;
王德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56-61
[10]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J].
赵荣钦 ;
刘英 ;
郝仕龙 ;
丁明磊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5) :1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