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乡村农户就业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1
作者
郭新伟 [1 ,2 ]
余斌 [1 ,2 ]
卓蓉蓉 [1 ,2 ]
曾菊新 [1 ,2 ]
颜梅艳 [1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
[3]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就业变迁; 转移矩阵; 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乡村农户; 江汉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当代乡村就业变迁是透视乡村人地关系变化的重要视角。论文基于湖北省京山市乡村常住农户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数据,沿循类型—空间—模式的逻辑主线,通过变化率指数、就业转移矩阵揭示案例地区农户就业变迁特征;同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①2007—2017年乡村农户就业类型已由纯农就业主体演变为兼业就业主导,非农就业增加显著;②农户就业区位距离衰减特征弱化,村域作为农户就业转移的出发源与回流汇地位突出;③村域纯农就业仍是乡村农户就业的主流模式,但就业方式多元化成为农户就业新趋势;④农户就业模式选择是农户就业需求、地方就业供给、环境就业媒介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国农区人地关系变化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2094 / 21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乡村非农产业时空格局及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J].
韩炜 ;
蔡建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 (02) :219-230
[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 [J].
陈坤秋 ;
龙花楼 ;
马历 ;
张英男 .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9) :1424-1434
[3]   城镇化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与空间效应 [J].
武宵旭 ;
葛鹏飞 ;
徐璋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5) :149-156
[4]   中国中部农区农民工多阶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6个村为例 [J].
曾文凤 ;
高更和 .
地理科学, 2019, 39 (03) :459-466
[5]   大都市区农村土地非农化空间特征及机理——以广州市为例 [J].
刘樱 ;
周春山 ;
黄婉玲 ;
朱倩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8) :1119-1130
[6]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7]   性别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分异探析——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 [J].
左为 ;
吴晓 ;
强欢欢 .
城市规划, 2017, 41 (08) :54-64
[8]   省际流动农民工回流区位及影响因素——以河南省12个村为例 [J].
高更和 ;
曾文凤 ;
刘明月 .
经济地理, 2017, 37 (06) :151-155+170
[9]   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进展及展望 [J].
余斌 ;
卢燕 ;
曾菊新 ;
朱媛媛 .
地理科学, 2017, 37 (03) :375-385
[10]   失地农民就业空间特征及行为模式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J].
李俊峰 ;
甘伟 ;
高凌宇 .
人文地理, 2016, 31 (03)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