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

被引:65
作者
刘盛和
叶舜赞
杜红亮
陆翔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北京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城市化; 绍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南翼绍兴县的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归纳了其城市化的特征,说明该县也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作者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人口稠密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半城市化现象;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逐步逐级的集聚发展;分散状态的半城市化的行政区需要加强其中心城市建设,但需与上级区域的城镇体系发展相协调,不宜构造超越其服务区域的大型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10+656 +6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郑艳婷 ;
刘盛和 ;
陈田 .
地理研究, 2003, (06) :760-768+812
[2]   城乡一体化探论 [J].
石忆邵 ;
何书金 .
城市规划, 1997, (05) :35-37
[3]  
面向杭州湾时代的绍兴[A]. 王永昌.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2
[4]  
绍兴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绍兴市统计局, 2004
[5]  
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2003
[6]  
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 科学出版社 , 曾菊新著, 2001
[7]  
绍兴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绍兴市统计局编, 2001
[8]  
城乡空间融合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王振亮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