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耕地系数相似性类型区划分

被引:3
作者
冯雪力 [1 ,2 ]
吴世新 [1 ]
陈红 [1 ,2 ]
张良侠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非耕地系数; 农业分区; 层次分析法; 累计平方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非耕地系数反映了田间耕地与非耕地的分布情况,它的意义在于有助于获得较为准确的耕地面积。以影响非耕地系数的因素为指标对农区进行类型区划分是利用非耕地系数获取准确耕地面积的前提。首先以干旱区典型绿洲为研究区采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累计平方根法研究各个类型区分界点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非耕地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利用的斑块破碎度、水网密度、农业人口密度、人均农业生产值等。将它们作为类型区划分的指标,并采用最优分层理论将类型区数目确定为8。利用累计平方根法确定各类型区的分界点,该方法使得分区结果较优,各类型区内的方差较小。该类型区划分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土地利用的强度和各类型区的非耕地系数逐渐增加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数学建模.[M].梁国业;廖健平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M].冯士雍等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   地理空间抽样理论研究综述 [J].
姜成晟 ;
王劲峰 ;
曹志冬 .
地理学报, 2009, 64 (03) :368-380
[4]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J].
王涛 .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1-9
[5]   地理空间中不同分层抽样方式的分层效率与优化策略 [J].
曹志冬 ;
王劲峰 ;
李连发 ;
姜成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152-160
[6]   县级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王俊玲 ;
吴克宁 ;
吕巧灵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1) :147-150
[7]   改进型分层抽样技术及性能研究 [J].
刘卫江 ;
白磊 ;
景泉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07, (08) :114-117
[8]   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J].
曹文栋 ;
郭青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4) :1134-1135
[9]   干旱区典型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中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黄青 ;
孙洪波 ;
王让会 ;
张慧芝 .
中国沙漠, 2007, (01) :76-81
[10]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学模型解析 [J].
鲁春阳 ;
齐磊刚 ;
桑超杰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 (01)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