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汉语的词类

被引:266
作者
沈家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
汉语; 词类; 关联标记模式; 包含模式; 实现关系; 构成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在汉语词类问题上我们面临两个困境。困境一,做到"词有定类"就"类无定职",做到"类有定职"就"词无定类"。为摆脱这一困境,我们曾提出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符合普遍的"关联标记模式",结论是所谓"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缺乏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不是汉语的特点,汉语的词类也能跟句法成分的功能挂上钩。困境二,满足"简约原则"就违背"扩展规约",满足"扩展规约"就违背"简约原则"。为摆脱这一困境,我们提出汉语的词类系统中实词类属于"包含模式",不同于印欧语的"分立模式"。汉语和印欧语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具体范畴投射到一个对应的抽象范畴,印欧语是"实现关系",而汉语是"构成关系",这就是"汉语缺乏形态"这一事实背后隐藏的认知上的深层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王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01
[2]  
“粉丝”和“海龟”.[J].沈家煊;.东方语言学.2007, 01
[3]   关于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 [J].
沈家煊 .
民族语文, 2006, (06) :3-9
[4]   “这本书的出版”与向心结构理论难题附视频 [J].
吴长安 .
当代语言学, 2006, (03) :193-204+285
[5]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6, (04) :291-300+383
[7]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 [J].
徐枢 ;
谭景春 .
中国语文, 2006, (01) :74-86+96
[8]   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1997, (04) :242-250
[9]   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 [J].
HOPPER, PJ ;
THOMPSON, SA .
LANGUAGE, 1984, 60 (04) :703-752
[10]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郭锐著;.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