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基于政府转型的研究视角

被引:6
作者
陈万灵 [1 ]
卢万青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制造业强国; 政府转型; 外在环境; 内部要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随着成本提高和产能过剩,未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应再主要靠K和L,而应主要靠A,也就是说未来我国需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这是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的制造业发展战略目标。制造业强国系统由外在环境和内部要素组成,外在环境(基础设施)包括营商环境、人才培养、政府和经济组织服务、研发系统的研发效率等,内部要素包括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中国与德、美、日等制造业强国在外在环境(基础设施)的发展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存在差距的原因与我国地方政府转型相对滞后有关。因此,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加快政府转型来完善制造业强国系统的外在环境(基础设施),外在环境改善有利于提升制造业强国系统的内在要素,外在环境改善和内在要素提升有利于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所以,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前提是要率先实现政府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构建先进制造业新型创新机制——一个美国政府的案例分析 [J].
张建华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7, 24 (03) :50-58
[2]   外部制度质量差异对企业生产率和出口选择门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J].
曹驰 ;
黄汉民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2) :27-38
[3]   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 [J].
黄群慧 ;
贺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5-17
[5]  
社会转型论域下法治政府的构建[J]. 化涛.东方行政论坛. 2012(00)
[6]   研发创新SBM效率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OECD国家和中国的实证分析 [J].
钟祖昌 .
财经研究, 2011, 37 (09) :80-90
[7]   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 [J].
罗亚非 ;
王海峰 ;
范小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3) :28-41
[8]   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 [J].
白俊红 ;
江可申 ;
李婧 .
管理世界, 2009, (10) :51-61
[9]  
基于政府竞争视角的服务型政府建设[J]. 汪永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2007(00)
[10]   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 [J].
李时椿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07)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