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省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57
作者
徐成龙
任建兰
巩灿娟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LMDI分解方法; LEAP模型; 碳排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105 ;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山东作为工业大省,碳排放总量居全国第一。因此,如何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以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是山东省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论文采用LMDI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10年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LEAP模型预测2030年之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碳排放的贡献。得出以下结论:①1994—2010年产业结构效应为351.39×104t标煤,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度为3.91%;②工业比重上升或下降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CO2排放量增加或减少78.6×104~83.7×104t标煤;③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下,到2030年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CO2排放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约为-5.3%和-10.4%。这表明,与此前产业结构变动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情形相反,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LEAP的中国电力需求情景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J].
黄建 .
资源科学, 2012, 34 (11) :2124-2132
[2]   2005—2009年我国省域CO排放特征研究 [J].
熊永兰 ;
张志强 ;
曲建升 ;
李燕 ;
曾静静 ;
王勤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10) :1766-1777
[3]   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J].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7) :15-20
[4]   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J].
张润森 ;
濮励杰 ;
文继群 ;
许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5) :723-733
[5]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J].
张维阳 ;
段学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4) :442-450
[6]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J].
李锴 ;
齐绍洲 .
经济研究, 2011, 46 (11) :60-72+102
[7]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分析 [J].
宋枫 ;
王丽丽 .
资源科学, 2012, 34 (01) :13-19
[8]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蒋金荷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597-604
[9]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J].
虞义华 ;
郑新业 ;
张莉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03) :72-81
[10]   江苏省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J].
赵欣 ;
龙如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