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需求量动力学预测及对策建议

被引:9
作者
梁仁君
林振山
陈玲玲
机构
[1] 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临沂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临沂,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水资源; 动力学; 预测; 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通过动力学模型,对未来20年我国工业、农业和生活需水量及总需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按方案1,到2022年我国需水量约为5 500亿m3,按方案2,需水量约为7 400亿m3。而到2022年全国供水能力可能达到6 500亿m3左右,可供水量为6 100~6 500亿m3。方案1的预测结果小于可供水量,但这种方案很难实现。方案2的预测结果大于可供水量,出现较大缺口,在GDP增加1%的情况下,需水量增加1 800亿m3左右,这也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J].
刘涛 .
生态经济, 2004, (S1) :49-51
[2]   中国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 [J].
徐中民 ;
龙爱华 .
地理学报, 2004, (06) :982-988
[3]   国际水文计划发展与中国水资源研究体系构建 [J].
严登华 ;
王浩 ;
王建华 ;
何岩 ;
邓伟 ;
翟金良 .
地理学报, 2004, (02) :249-259
[4]   浅析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J].
刘昌明 ;
王红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635-644
[5]   神经网络在水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J].
冯利华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01) :35-38
[6]   基于BP网络的水资源预测方法的研究 [J].
尚涛 ;
安宁 ;
王长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455-458
[7]   水资源需求预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 [J].
傅金祥 ;
马兴冠 .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10) :27-29
[8]   基于R/S分析的水资源预测 [J].
冯利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04) :115-118
[9]   宁波市水资源需求预测 [J].
敬明光 ;
叶文涛 ;
储嘉康 .
水利规划设计, 2002, (01) :30-35
[10]   我国21世纪上半叶水资源需求分析 [J].
刘昌明 ;
何希吾 ;
不详 .
中国水利 , 2000, (01)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