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消费损害赔偿特别代表人诉讼机制的构建

被引:7
作者
范晓亮
机构
[1] 安徽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代表人诉讼; 特别代表人诉讼; 任意诉讼担当; 消费争议; 损害赔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105 ; 030103 ;
摘要
基于消费争议的单位数额小、总体数额大、人数不确定和扩散性等特点,消费者的个体损害赔偿与整体权益保护往往难以截然分开,损害赔偿争议不易通过单独诉讼解决,代表人诉讼成为主要方式。但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普通代表人诉讼的实际效果有限,而《证券法》规定的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的有效经验值得推广,美国法上的集团诉讼和欧盟法上的代表人诉讼也可资借鉴。我国相关立法为省级以上消费者协会代表消费者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留下了空间。消费者协会具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定职权,在得到符合法定人数消费者的授权后,应被视为满足了代表人与实体法律关系的适当限度联系,因而可基于代理型任意诉讼担当理论提起损害赔偿特别代表人诉讼。在此基础上,通过默示加入制凝聚诉讼请求,有利于实现特别代表人诉讼的损害赔偿目标和诉讼效率,并可产生显著的外部性以保护消费者整体权益,实现公益效果,但作为程序正当性依据的诉权保障须予明确。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2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惩罚性赔偿不应适用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法理辨析 [J].
李智卓 ;
刘卫先 .
中州学刊, 2022, (03) :48-54
[2]   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 [J].
杨会新 .
比较法研究, 2021, (04) :115-127
[3]   论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追求 [J].
张卫平 .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 5 (03) :1-11
[4]   中国特色的证券代表人诉讼附视频 [J].
汤维建 .
人民司法, 2020, (28) :42-47
[5]   公共利益观的当代法治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J].
高志宏 .
政法论坛, 2020, 38 (02) :20-33
[6]   功能论视角下任意诉讼担当的类型研究 [J].
纪格非 .
东方法学, 2020, (02) :159-169
[7]   惩罚性赔偿消费公益诉讼研究 [J].
黄忠顺 .
中国法学, 2020, (01) :260-282
[8]   投资者保护公益组织与股东诉讼在中国的实践——基于中证投服证券支持诉讼的多案例研究 [J].
辛宇 ;
黄欣怡 ;
纪蓓蓓 .
管理世界, 2020, 36 (01) :69-87+235
[9]  
国际规则中的“民商事项”——范围之争与解释方法[J]. 何其生.北大法律评论. 2018(02)
[10]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送达制度的重构——立足互联网法院电子送达的最新实践 [J].
北京互联网法院课题组 ;
张雯 ;
颜君 .
法律适用, 2019, (23)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