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效应与农户响应

被引:15
作者
吕昌河 [1 ]
王茜 [1 ,2 ]
马俊飞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生态建设; 生态和经济效益; 农户响应;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10.01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黄土丘陵区是我国1999年实施的以退耕还林为中心的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之一。文中以文献和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黄土丘陵区特别是陕北安塞县,生态建设对其植被恢复、粮食生产、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分析了农户对生态建设的认知与响应。研究认为,生态建设显著促进了区域的植被恢复,增加了退耕农户的收入,得到了农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由于退耕地多为劣质耕地,坡地退耕对区域粮食生产影响很小,但却促进了土地的集约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转移,改变了农户的收入结构。建议国家继续推进生态建设,扶持农户梯田和坝地建设,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民的口粮安全,保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生态退耕对安塞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J].
冉圣宏 ;
吕昌河 ;
王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3) :111-116
[2]   农户对退耕政策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米脂县杨家沟镇为例 [J].
杨维鸽 ;
陈海 ;
高海东 ;
王涛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214-218+226
[3]   退耕还林对宁南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中庄村典型小流域为例 [J].
朱战强 ;
刘黎明 ;
张军连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146-154
[4]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结构性分析 [J].
杨小军 ;
徐晋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4) :12-19
[5]  
The SLCP-driven land use changes and farmers’ responses in the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a case study for Ansai County[J]. Wang Qian 1,2 ,Lu Changhe 1 ,Yu Bohua 1,2 ,Ma Junfei 1,2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P.R.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P.R.China.Ecological Economy. 2009(04)
[6]   Impacts of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 on the vegetation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area of northern Shaanxi [J].
Ma Junfei Lu Changhe Yu Bohua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P R China Graduate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P R China .
Ecological Economy, 2009, 5 (02) :160-167
[7]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 [J].
于伯华 ;
吕昌河 ;
吕婷婷 ;
杨阿强 ;
刘闯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3) :391-397
[8]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J].
贾晓娟 ;
常庆瑞 ;
薛阿亮 ;
蔚霖 ;
王德彩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182-185
[9]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综述 [J].
赵武军 ;
余劲 ;
郭斌 .
财贸研究, 2007, (06) :53-58
[10]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益情况影响的对比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为例 [J].
陶燕格 ;
刘艳华 ;
宋乃平 ;
马忠玉 ;
罗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6) :36-42